12月5日晚,全省第八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第三場演出在普洱市代表隊的器樂演奏《密卯.額特》中拉開帷幕。由普洱、昭通、怒江、昆明、迪慶、文山6支代表隊,展示各地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有蘆笙舞、鍋莊舞、阿詩瑪調、四弦彈奏等21個節目同臺展演。
個人認為,第三臺演出更具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特色。但,由普洱市代表隊取自敘事長詩《洛奇洛耶.扎斯扎依》題材的兩個節目引發了我的思考。一個是聲樂《呃亞.葉闊》、另一個是舞蹈《呃亞.臘噠》,兩個節目都是根據敘事長詩里的情節或音樂舞段創作的,的確也起到了非物質文化遺傳保護項目的傳承與發展作用,但這類節目可以當作民族民間歌舞樂來展演嗎?如果這樣可以屬于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的節目,那么傣族敘事長詩《召樹屯與婻木諾娜》也是版納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是州歌舞團排演的大型舞劇《召樹屯與婻木諾娜》,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擔當主演,曾榮獲全國民族文藝匯演一等獎。其中,有很多動聽的音樂和優美的、具有傣族風情的舞蹈,是否也可以挖掘、整理、改編后參加下一屆的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
敘事長詩與歌舞樂展演是否可以融合,請專家給與指導。
文章:西雙版納州代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