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午夜精品|妻子的秘密韩国版|大果冻|91国高清视频|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在线|野战农村妇女一级A片|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妻子的秘密韩国|国产91深喉口爆在线观看|朋友的妈妈完整版,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三级黄色高清视频,麻豆天天做天天爱爽a区,中文字幕第10页,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合作交流-歌舞樂展演

云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簡報(第九期)

來源:本站原創 日期:2011-11-23

云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

簡  報

(第九期)

展演組委會辦公室編印                    2011年11月21日
                                                                                                                                                                                               

在云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
開幕式上的歡迎詞

中共普洱市委副書記、市長 李小平
第七屆歌舞樂展演組委會主任 
(2011年11月21日)

尊敬的邱瑜副主任、光曙副主任、黃峻廳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文藝界的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和諧普洱迎盛事,八方賓客聚茶城。非常榮幸,云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在普洱舉辦,這是集中展示和弘揚云南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盛會!在此,我代表中共普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全市254萬各族人民,向本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席這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各位文藝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普洱市位于祖國的西南邊陲,與越南、老撾、緬甸三國接壤,國土面積4.5萬平方公里,轄9縣1區,是云南省國土面積最大的州市;市內多民族雜居,有14種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1%。
    這里是“茶林里長出的城市”。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中心地帶,“普洱茶”的故鄉。境內有距今3540萬年前的茶樹始祖—中華寬葉木蘭化石,有2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樹王,有1700余年的過渡型古茶樹,有千年萬畝栽培型古茶樹。全市茶園面積330萬畝,占全省的59.8%、全國的11.2%,是普洱茶的最大基地。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已成為普洱靚麗的一張名片,聞名于海內外。
    這里是春天中的春天,春城中的春城。普洱中心城市先后榮獲中國十佳綠色城市、傾國傾城魅力城市、中國最佳休閑小城、云南幸福指數最具潛力城市、2011年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等稱號。
    這里是養生天堂。全市森林覆蓋率67%。全市海拔在317~3370米之間, 普洱中心城區海拔l302米,普洱年平均氣溫18.9℃,年無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負氧離子高于世界最高的七級標準,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普洱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為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11年9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8.14億元,同比增長(下同)13.7%;固定資產投資201.95億元,增長23.9%;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6.79億元,增長45.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87億元,增長17.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1元,增長9.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501元,增長36.4%。良好的經濟發展條件,為進一步發展文化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普洱文化事業不斷走向繁榮。普洱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極具魅力,有被稱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有反映傣族歷史文化的孟連宣撫司署;有《婚誓》、《阿佤人民唱新歌》、《云海豐碑》、《快樂拉祜》、《江三木落》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民族歌舞。普洱文藝人才輩出,培養輸送出了主演電影《五朵金花》、《阿詩瑪》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楊麗坤。在“十一五”期間,在上級的領導支持下,我市把文化事業放在重要工作位置,重點謀求發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以普洱大劇院為核心的市文化中心,構建了高標準的文化發展平臺;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正在致力于創作提煉文學名著、文藝名劇和美術名作,我市美術家---賀昆先生創作的絕版木刻聞名于海內外;通過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品牌,有被評為全省十大狂歡節的“墨江國際雙胞胎節”、“江城三國狂歡節”和“孟連神魚節”等獨具魅力的傳統節日,2010年全市文化產業總值達14.6億,占全市生產總值的5.88%。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其核心是要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文化,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在普洱舉辦全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是省委、省政府及其省 文化廳等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行動,也是關心關愛普洱人民的一次盛大的文化送禮活動。既是對我市文化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更是對我們工作的鼓勵和鞭策。我們將珍惜機會,當好東道主,以熱情、周到、安全的服務,全力配合辦好本屆展演。并以此為契機,力圖全市文化事業更大發展,堅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文化廳的有力指導支持下,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學習借鑒各兄弟州市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發掘和弘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創作出更多地域特色濃郁、把握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精神、貼近現實生活、引領人民思想的文化精品,為建設生態普洱、和諧普洱、妙曼普洱提供強大、不竭的精神動力。
    最后,預祝此次展演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各位演職人員在普洱期間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在云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
開幕式上的講話

云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黃  峻
第七屆歌舞樂展演組委會主任 
(2011年11月21日)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晚上好!
    我謹代表云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組委會,對各位領導、各界來賓、觀眾朋友和新聞界朋友們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普洱市委、市政府及有關單位的全力支持和精心安排,表示真誠的感謝!對17支展演代表隊和廣大文化工作者、民族事務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
    初冬的“中國茶城?普洱茶都”,依然溫暖如春,綠野千里,鮮花遍地。在這樣一個美好時節,我們相聚在有著綠色氧吧、養生天堂、風情茶鄉等多種美名的好地方,共同參與和見證一件文化盛事,令人振奮,令人難忘。
    特別令人振奮的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這是中華民族追求自強的必然選擇,是我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我們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文化工作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這次全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是我們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弘揚、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舉措,是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大事、喜事。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實施民族文化強省戰略,使各族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云南多姿多彩、源遠流長、特色鮮明的民族民間文化和民間傳統藝術,凝聚著各民族祖先千百年來的心血和智慧,展現了各族群眾卓越的創造才能。自1997年,舉辦首屆全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以來,我們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按照“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要求,深入挖掘豐厚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共推出作品358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節目,在全國和區域性、國際性演出活動中獲得重要獎項。云南各族同胞天生以來就喜歡唱歌跳舞彈奏自己的樂曲,或許物質生活并不富裕,可精神是富有的。正因為這樣,他們團結和諧;正因為這樣,他們幸福快樂;也正因為這樣,他們通過這種情趣和方式,傳承了祖先們世代留下的優秀文化傳統。因此,這些展演活動,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活躍了基層文化生活,對凝聚民族精神,豐富民族文化形式和內容,傳承、繁榮、發展民族優秀文化,鞏固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推動民族團結和進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等多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屆展演的主題是 “展示民族藝術風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更加注重原創性、純樸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充分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傳承人的特色內涵和藝術風格。共有來自全省16個州(市)和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63個節目、1100多名演出人員參加展演。展演期間,我們還將組織優秀節目到鄉鎮、廣場演出,為人民群眾送去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我們相信,通過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交流展示,必將促進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對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各位來賓,普洱是春天常駐的城市,請允許我引用宋代思想家朱熹的兩句詩,表達對這個城市和這次展演活動的感受:四時東風吹不斷,萬紫千紅總是春!
    最后,衷心祝愿展演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
                                          

                                                                                                                                                                                               
  
    報: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文化廳、省民委、普洱市委、普洱市政府相關領導
    送:云南省第七屆歌舞樂展演組委會各部室、新聞媒體
    發:各州市代表隊
                                                                                                                                                                     (共印2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