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27日,云南省第九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在紅河州蒙自市舉行。全省16個州(市)、滇中產業新區、云南民族村組成18支代表隊,共計20個民族1440余名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將73個根植于民間、風情濃郁、原汁原味的歌舞樂節目呈現給廣大觀眾。
本屆展演納入云南省群眾文化藝術方面的政府獎項“彩云獎”范疇,設立“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彩云獎”,按聲樂類、器樂類、舞蹈類分別進行評獎。昆明市共選送4個節目參賽,最終,聲樂類節目《我是小小昆明人》獲金獎,聲樂類節目《那娑婆勒勒調》獲傳承獎及銅獎,舞蹈類節目《祿勸傈僳舞》獲銅獎,器樂類節目《咘啦哩》獲優秀節目獎。此外,昆明市代表隊還榮獲組織獎。
《我是小小昆明人》

《祿勸傈僳舞》

《咘啦哩》
為積極籌備此次展演,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我市在今年9月8日就舉辦了昆明市第三屆民族民間歌舞樂調演,從中選出優秀節目進行打磨提升,代表昆明市參加全省展演。此次全省展演昆明市演出隊伍共有72人,年齡最大的64歲,最小的6歲,他們都是來自農村的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學校的小學生。演員們身著多彩的民族服裝,用動聽的歌聲,優美的舞姿向觀眾展示了來自本土的、獨具民族民間特色的節目,展現了熱愛生活、勤于勞作、積極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
在展演活動中,通過交流展示、學習借鑒,搭建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傳承的平臺,提高了傳承保護的意識和技藝水平,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增添了新的亮點。
供稿:昆明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非遺處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