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大理州人民政府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承辦的云南省第十一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在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劇場開幕。開幕式上,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澤鵬,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同志分別致辭,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王靜同志宣布云南省第十一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開幕。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正洪同志主持開幕式。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王靜同志宣布開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同志致開幕辭
組委會副主任、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 李正洪主持開幕式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澤鵬同志致歡迎辭
楊德聰副廳長在致辭中認為,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時刻,本屆展演活動的舉辦,對進一步深入挖掘云南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價值,激發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極大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挖掘闡發,為云南旅游發展注入更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涵,同時旅游業的獨特優勢,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文旅融合、提升云南形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并強調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擔當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傳承和弘揚云南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全省各民族文化交流,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繁榮穩定,推動全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開幕式上展演的大型民族歌舞集《家在大理》,由大理民族文化工作團演出,分《記住鄉愁》《鄉音無改》《難忘鄉情》三個篇章,以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理考察在洱海邊的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與白族群眾圍坐一起親切拉家常,留下“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的殷殷囑托為創作靈感,依托大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集歌、舞、樂于一體,用大理聲音和大理舞姿勾勒大理印象,集中展示大理各民族在新時代下同全國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生生不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守護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優秀民族品格。
男女聲合唱《花》
彝族女子群舞《風擺柳》
傈僳族男子群舞《攆香漢子》
白族小三弦和嗩吶合奏《過山箐.田埂調》
舞蹈《花燈印象》
男聲組合唱《雪》
白族男女群舞《力格高》
金花組合表演唱《金花在哪里》
苗族女子群舞《解疙瘩》
女聲四聲部組合唱《月》
雙人舞《小河淌水》
彝族男女群舞《三道彎》
白族男子群舞《霸王鞭》
男女聲合唱《風》
據了解,本屆展演從11月16日開幕至11月21日結束,全省16個州(市)18個民族的69個民族民間歌舞樂節目將于11月17日至19日下午和晚上分別在大理大學、巍山縣文化廣場、大理市全民健身中心和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劇場演出,將設立“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彩云獎”,按傳統性與創新性兩類節目的歌、舞、樂分別設金獎8至10個、銀獎12個、銅獎18個、傳承獎5個及部分優秀獎和組織獎,最終獎項將于11月20日晚在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劇場舉行的閉幕晚會上揭曉。
開幕式演員和領導們合影
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十一指導組組長、原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楊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張碧偉,大理大學黨委書記段林,大理州政協副主席陸璐等領導與來自全省16個州(市)的近1000名傳承人、民間藝人和文化工作者和大理州市民一起參加開幕式并觀看《家在大理》迎賓晚會演出。
文字:杜彬(省文化和旅游廳)
圖片:馬秀娟、吳昭紅(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編輯:王 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