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開班儀式在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舉行。開班儀式由項目負責人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陳勁松教授主持。
云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黃雁玲,國家藝術基金云南管理辦公室主任馬云華研究員,國家藝術基金本項目委托監督專家云南大學王衛東教授、昆明理工大學許佳教授,云南藝術學院科研處長魏美仙教授,云南藝術學院黨校辦副主任成奕霖、云南藝術學院招辦主任李異文、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楊凌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云南傳統金屬錫工藝領軍人物賴慶國先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云南傳統金屬銀器工藝領軍人物寸發標先生,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云南傳統金屬烏銅走銀工藝領軍人物金永才先生等出席了開班儀式。
國家藝術基金是由國家設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本項目以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的基本要求為出發點,立足云南在特色傳統金屬工藝方面的發展基礎和現狀,發揮云南藝術學院綜合藝術院校的智力資源優勢和實驗教學體系功能,協同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工藝美術行業領軍人物等,著力培養錫工藝、烏銅走銀和銀飾鍛制工藝類急需、緊缺的高端行業專業人才,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工藝基礎、文化視野、學識學養和創意設計能力,讓傳統工藝能走進現代生活,讓創意設計融入傳統工藝。

云南是我國著名且重要的金屬資源產地,素有“有色金屬王國”之稱。在3000多年前古代原住民就已經掌握了范鑄、失蠟、焊接、鎏金、鏨刻等豐富的工藝技法,孕育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這一時期的牛虎銅案更與“馬踏飛燕”作品齊名,成為國家金屬工藝方面的南方代表。到了近現代,云南更涌現出了一大批金屬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和行業從業者。尤其在錫、銅、銀等方面頗具代表,并在個舊、昆明、大理等地區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產業業態和文化氛圍。但與此同時,其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普遍來看,云南傳統金屬工藝行業“散、弱、小”,人才整體實力偏弱,特別是在產品的創意設計研發和產業管理營銷等方面差強人意,從業人員的藝術修養、審美視野、文化學養和工藝表現等有待加強和提高。
云南藝術學院作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認定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研培院校,省級“云南省文化產業文化創意人才培訓基地”,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省級“云南特色旅游商品研發中心”,在具體工作開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資源基礎。2018年云南藝術學院作為申報主體,在云南省文產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支持下,“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通過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評審,并立項。截止到2018年6月5日,共收到96份報名材料。2018年6月9日,云南藝術學院組織召開國家藝術基金“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學員遴選評審會。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的獨特魅力,吸引了眾多高學歷、高職稱的研究者加入到實踐創作的行列中,報名學員中有研究員、博士、海歸學子、高校教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企業工藝師等,多是傳統金屬工藝行業中的佼佼者。評審專家組本著以下原則對報名學員進行遴選:從事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的專門人才、具備創新發展的創作潛力、學員選拔不分區域不限定學歷、兼顧云南各門類金屬工藝。專家們通過認真務實的評審,最終確定擬錄取40名學員參加本次培訓,2018年6月25日至8月25日開展為期2個月的系統培訓。
云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黃雁玲同志致歡迎詞。
國家藝術基金云南管理辦公室主任、云南民族藝術研究院院長馬云華研究員在開班儀式上致辭,他表示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是一件大事,是一件得來不易的事。云南藝術學院立項數量和資金都約占全省高校立項的三分之一,可見云南藝術學院辦學和立項的能力與實力,這是非常可貴的!他作為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中心委派到本次項目中的監督員,將時刻嚴格要求本次活動的每一個過程,并會在最終留下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希望各位學員也能夠配合工作,遵守相關的培訓紀律,讓我們共同創造一段美好的學習時光。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云南傳統金屬工藝錫器領軍人物賴慶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云南傳統金屬工藝銀器領軍人物寸發標,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烏銅走銀領軍人物金永才,三位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的領軍人物分別發表了講話。期待課程教學,并通過與學員的交流共同推進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的創新發展。
云南省金屬工藝美術大師李福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楊柳博士,作為學員代表發言。
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產品系主任游峭代表項目服務團隊發言。
國家藝術基金“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以云南藝術學院科研創新平臺為依托,將充分利用學校創新設計與科研的資源,為學員們提供交流與提升的平臺。通過實施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旨在聚合傳統工藝、創意設計類人才的集體力量,推動云南培養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的能力;學員基于對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當代價值的再認識,結合創作實踐產生新思維,樹立新觀念,進一步提升設計創意能力,能運用創新的設計語言與創意手段來解讀云南傳統金屬工藝中所蘊涵的獨特智慧與藝術魅力,從根本上激活區域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把傳統金屬工藝有意識地向現代文化創意產業轉化;促進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的對外交流與國際影響力,為以后同類活動的開展,提供相關實施經驗及理論依據。相信在學校的支持下、項目團隊以及授課專家、學員的共同努力下,培訓項目將會圓滿成功,并取得優異的成果!
來源: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