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落下帷幕,本屆文博會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國外參展單位130個,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
從2011年起,第七屆文博會首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我省非遺已5次組團參加深圳文博會。每年入住8號非遺館項目及單位都有相對較高“門檻”和“非遺內涵”,今年非遺館主推具有“中華老字號”之稱,又是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單位參展。省非遺中心在全省非遺項目中遴選出四項具有“雙稱號”中華老字號的非遺項目及單位參展,項目分別為:傳統技藝類的黑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銀器制作技藝(通海),傳統醫藥類的昆中藥傳統中藥制劑、騰沖中成藥制作技藝。
8號非遺館全景
觀眾互動參與制茶
觀眾咨詢騰沖中藥制作技藝
觀眾咨詢昆中藥
為觀眾介紹銀器制作技藝
5天的展會,下關沱茶展位每天匯聚著前來賞茶、品茶、聊茶、購茶的觀眾,他們談論的是:哦,茶是這樣壓制的?----。我在澳門看見你們這個品牌的茶,是好多年前的茶,可以買回來珍藏嗎?——。我可以試試如何壓制的嗎?——等等。傳統醫藥項目的展位主要以咨詢為主,他們每天迎來的是觀眾對各種藥品的好奇,能治什么???在什么地方能買到?。
前來品茶的觀眾
品茶、觀茶
7500平方米的8號館非遺館,總是以樸實的妝點、素雅的環境,讓人停下來回味、欣賞、購買。云南非遺總是在每年的展會中展現一抹陽光,參加展會初衷不為在展會交易額中取勝,而是帶給人們對非遺的感知和認識。非遺館雖沒有其他場館的擁擠,但更能讓人細細品味,場館延續著傳承人現場制作、講解。非遺館的沉淀著無數“非遺人”的堅持、堅守!
云南非遺參展人員
文字:鄒萍(云南省非遺中心)
圖片:云南省非遺中心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