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人民群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6月8至10日由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和華寧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年玉溪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集中示范展示活動在華寧縣舉辦。活動通過圖文、實物、視頻影像、傳統文藝游展、展演等方式進行豐富多彩的宣傳展示。展覽有非遺項目實物聯展、傳統產品展共九十個展位以及非遺項目圖片展,為群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盛宴。
6月8日上午在泉鄉廣場電視大屏幕播放我市6項國家級項目申報片和各縣區代表性省級非遺項目的申報片的視頻拉開2018年玉溪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集中示范展示活動序幕。活動現場發放《玉溪市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宣傳冊,并解答非遺知識的咨詢。
項目實物聯展的有陶器制作技藝、青花瓷制作技藝、銀飾制作技藝、剪紙、木雕、竹編、彝族刺繡等二十多個省、市級非遺項目,現場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手工技藝動態展示,還有豆湯米線、火烤餅、麥芽糖等美食銷售,參觀和購買的人群摩肩擦踵,人山人海,體現了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宗旨。
項目圖片展中一幅幅關于我市非遺項目的介紹令人大開眼界,通過直觀形象地宣傳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形成了人人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充分體現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
傳統文藝游展除華寧縣的舞龍、舞獅等節目外還有通海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高臺,安排兩個不同時段在華寧縣城各街道進行游展,別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受到居民的好評。
非遺專場文藝展演歷時一個多小時,有國家級非遺項目傳統戲劇滇劇、花燈清唱,省級項目蘆笙舞、四腔、五三腔,市級非遺項目彝族煙盒舞《架子樂》等精彩節目,并通過網絡直播,讓全市人民感受非遺魅力,激發文化自覺,讓“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真正成為“文化的盛會,民眾的節日”。
6月8日下午14:30,在華寧縣文化館會議室召開玉溪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座談會,市文廣局、市文化館及各縣區的相關人員參加了座談會。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執行情況、《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和各縣區非遺保護工作開展情況進交流。會議對下一步全市非遺保護工作主要任務和目標進行安排部署。
本次活動全面展示了我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宣傳非遺精神、展示非遺成果,體驗非遺樂趣,不斷推進非遺走近群眾、走入生活,讓非遺多彩的文化形式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點亮百姓的日常生活。
文字:王靜霞
圖片:張培學 魏紅偉 劉俊杰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