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至20日,元宵佳節期間,由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理州文化體育局、祥云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巡展(第十二期),在祥云縣文化廣場舉行。
19日上午9時,開幕儀式在祥云縣文化廣場隆重舉行,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蘭明賢副主任、大理州文化體育局調研員楊建宇、祥云縣人民政府王麗副縣長分別致辭。蘭明賢副主任指出:“‘全省非遺巡展’是近年來我省非遺保護的一項重要、常規性工作,經過十一次的非遺巡展,在全省范圍內取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和社會反響。”
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蘭明賢致辭
祥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麗致辭
大理州文化體育局調研員楊建宇宣布開幕
省非遺中心遴選昆明、玉溪、紅河、臨滄、大理、楚雄、麗江、德宏、文山、保山、迪慶、昭通、西雙版納和普洱等14個州市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和傳統舞蹈等類別的43個非遺項目及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參加此次展覽。
非遺展演
活動期間,召開了“大理州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非遺保護工作座談會”,領導專家和代表性傳承人圍繞非遺傳承、保護交流發言。大理州文化體育局調研員楊建宇、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傳承培訓部主任鄒萍及馬世明、江參、向炳成、譚志平、段樹坤、汪開榮等7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作發言。鄒萍老師說:“非遺保護需要有情懷,要用心做事,用情做人”。楊建宇調研員也指出:“非遺保護要有信心、有希望、有堅守、有行動?!避趨s硯傳承人馬世明說:“雖然現在苴卻硯傳承遇到困難,但文化傳承是我的光榮,因為我熱愛它?!卑鬃逶緜鞒腥硕螛淅ふf,非遺保護其實就是在做人做事,做人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做事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祥云銀器傳承人汪開榮也說:“非遺傳承人多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對技藝要有敬畏精神,要精益求精、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大家的交流觀點無不契合了當下“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最后,白族扎染傳承人段樹坤和祥云縣和甸鎮大營社區簽訂了非遺保護項目傳承培訓基地互助協議,將座談會交流活動推向高潮。此次展會期間的傳承人交流、互動座談會,也為我省非遺巡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
非遺展示期間非遺傳承、保護交流會
白族扎染代表性傳承人段樹坤和祥云縣大營社區簽訂非遺傳承培訓基地互助協議
銀器制作技藝(祥云)代表性傳承人汪開榮在交流會上發言
藏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江參在交流會上發言
歷時兩天的元宵節非遺巡展,除了元宵節的歡樂,觀眾還被竹編的精細,銀器、陶器、烏銅走銀、苴卻硯、木雕的氣派,風箏、皮影的靈動,彝繡、傣族織錦、白族扎染、白族布扎的艷麗,納西族東巴畫、傣族手工造紙的古樸以及水酥餅、餌塊的美味所深深吸引,每個展臺前都站滿了觀眾,時而贊嘆,時而驚喜,興奮地與來自全省各地的大師們展開互動,親身體驗全省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巡展還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共有8.5萬人前來觀看購買;也給傳承人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累計銷售額達14萬元。
白族布扎吸引觀眾
非遺展演傳承人和面塑傳承人交流
建水紫陶燒制技藝
彝族竹編
壯族油紙傘
非遺巡展結合全省各地民俗節慶活動,有助于讓優秀的非遺項目和非遺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回歸基層,突出展現我省非遺的民間性、民俗性和特色性。我們堅信,通過不斷深化非遺巡展交流活動,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廣泛參與,就會促進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得以不斷傳承和弘揚。
文字:楊劍龍(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圖片:馬秀娟(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編輯:王 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