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由蒙自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蒙自國際商品展示暨投資貿易推介會在蒙自市過橋米線小鎮舉辦。本屆商介會展覽展示設置6大展區,包括:國際及國內商品展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展區,綠色生態農產品展區,茶藝、根雕、奇石展區,名特小吃展區,書畫、攝影、滇越鐵路歷史文化展區。我省陶器制作技藝(易門浦貝)、建水紫陶燒制技藝、錫器制作技藝、彝族刺繡、面塑、糖畫、漢族刺繡、皮雕制作技藝、彝族服飾、布依族刺繡、漢族剪紙、白族刺繡、牛干巴制作技藝、豌豆粉制作技藝、烏銅走銀制作技藝、銀器制作技藝等16個非遺項目受邀參展了本次商介會。
蒙自市過橋米線小鎮
蒙自市市委領導參觀非遺展
漢族刺繡展區
白族刺繡展區
彝族服飾
蒙自是“中國過橋米線之鄉”,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保護名錄,此次商介會在蒙自橋米線小鎮薈萃了我省16個非遺項目,為蒙自市民奉上一道非遺大餐,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融合了12種針法的彝族(祿勸)刺繡作品
游定美與她的刺繡作品本次商介會非遺展為非遺衍生品提供了一個交流推廣平臺,第一次參展的漢族刺繡傳承人高玉武說,我一直從事漢族刺繡工作,正在探索刺繡和皮具跨界結合,讓傳統技藝與現代時尚結合才能煥發出傳統技藝的生機,使其更好的傳承下去。彝族刺繡傳承人游定美帶來了她的新作品,她把傳統刺繡的技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創意中,繡出的作品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傳統技法和圖案在她的創意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持有者,傳承人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覺才能更加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展覽,來自全省各地的非遺傳承人,通過相互交流學習,在獲取商機的同時也打開了眼界,在探索保護傳承非遺傳統技藝的經驗中相互學習借鑒。
文字:楊建榮(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圖片:楊建榮 馬泰鵬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