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初冬時節,紅河州冬景似春華。11月23日晚,紅河州大劇院熱鬧輝煌,紅河州花燈戲《支巴籠》、文山州壯劇《千里迢迢送京娘》片段、楚雄州彝劇《文明新彝村》等8場傳統戲劇曲藝精彩上演,為期4天的云南省第二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在紅河州蒙自市拉開帷幕。
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紅河州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紅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紅河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蒙自市人民政府承辦,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紅河州文化產業發展中心、蒙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協辦的云南省第二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將于11月23—26日在紅河州大劇院、蒙自市南湖廣場和蒙自市新安所鎮文化廣場隆重舉行。
本屆匯演旨在培育壯大傳統戲曲人才隊伍,展示非遺保護成果,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務民族文化強省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匯演共有滇劇、彝劇、白劇、傣劇、壯劇、花燈戲、關索戲、大詞戲、皮影戲、佤族清戲、端公戲、殺戲、香童戲、白族吹吹腔、車燈、傣族章哈劇、壯族漁鼓、蓮花落、騰沖揚琴、昭通唱書、白族大本曲等14個劇種、7個曲種共36個劇(節)目參演,涵蓋云南23個省級以上傳統戲劇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來自全省14個州(市)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省級和州(市)院團、劇團及民間劇社演職人員700余人,齊聚蒙自,同臺競技,展示各具特色的民間藝術瑰寶,展現云南傳統戲曲的無窮魅力,同時讓蒙自市民在家門口品嘗“戲曲大餐”,近距離感受滇腔滇韻。本屆匯演共有4場室內演出和3場室外演出,同時還將舉行3場評委評議會,演出結束,參演劇(節)目將按專業與民間兩類分別設立傳承獎、優秀示范獎和示范獎,傳承獎、優秀匯演獎和匯演獎。
紅河州代表隊花燈戲《支巴籠》
文山州代表隊壯族漁鼓《石頭開花》
文山州代表隊壯劇《千里迢迢送京娘》片段
楚雄州代表隊蓮花落《精準扶貧結碩果》
楚雄州代表隊花燈戲《紅軍樹》
楚雄州代表隊彝劇《文明新彝村》
楚雄州代表隊花燈戲《縣爺觀燈》
本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的具體行動,是促進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圖片:阮坤瑾 馬秀娟 吳昭紅(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