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國際茶日”及“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茶為媒深化中俄人民友好情感、推動兩國文化交流互鑒,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與俄中友協共同主辦,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以及云南省文旅廳承辦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于5月24日在俄聯邦國家杜馬成功舉辦,這是以茶為主題的文化活動首次走進俄最高立法機構。俄杜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協主席梅利尼科夫,中國駐俄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封立濤,以及來自俄杜馬不同黨團的十余位杜馬議員出席活動。
梅利尼科夫副主席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當前俄中友好關系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國家杜馬所有政黨派別都對發展和深化中俄友好關系和高水平協作有著高度理解和認同。此前國家杜馬曾舉辦過許多展覽和展示活動,但形式生動活潑、與中國茶有關的文化活動尚屬首次,他期待和歡迎未來有更多中國文化活動能夠在國家杜馬舉行。梅爾尼科夫還特別對來自云南的演員和茶藝師來到俄國家杜馬表示歡迎。
封立濤表示,2022年11月,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彰顯了中國傳統茶文化在深化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00多年前,中俄兩國先輩開辟的萬里茶道將中俄蒙三國連接起來,不僅促進了中俄兩國的貿易,更推動了兩國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如今,飲茶同樣已成為了俄羅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中俄人民繼續秉持萬里茶道友誼、包容與互惠的精神,不斷深化彼此友誼。
俄國家杜馬協調同中國人大關系小組主席兼財產、土地問題委員會主席加夫里洛夫饒有興致的邊品茶邊邊欣賞云南扎染、剪紙等非遺技藝展示,他認為,對于每一個俄羅斯人來說,茶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中俄兩國在經濟、金融、交通等諸多領域開展合作,但其中文化合作與交流堪稱基礎,而作為中華文化精髓的茶文化則拉近了中俄兩國人民兄弟般的友誼,使俄羅斯人更加理解和認同中國傳統文化。
杜馬議員費拉托娃興奮地表示,她自己沒有一天不喝茶,她個人最喜歡的是紅茶,茶在俄羅斯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與同事和朋友交談,還是與家人寒暄,大家都會喝一杯茶,茶能夠幫助人們建立起非常好的人際交往環境。通過今天的活動,她了解到了品種更加豐富多樣的中國茶產品,非常感謝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和中國駐俄大使館舉辦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來自云南省的茶藝師們為來賓沖泡了德昂族酸茶、白族三道茶及普洱茶等不同種類的茶,演員和非遺技藝傳承人代表展示了白族扎染、彝族刺繡、手工剪紙等非遺技藝,引得在場杜馬議員駐足欣賞,動手嘗試,久久不愿離去。
活動當天正值俄國家杜馬全體議會召開,各黨團議員齊聚杜馬會議大廳,梅爾尼科夫副主席經沃羅金主席同意,特意邀請來中國代表團成員來到會議現場,并特別向全體議員介紹遠道而來的中國朋友以及他們帶來的中國茶和中國文化,在場所有議員熱烈鼓掌向中方代表致意。
轉載自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