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2023年云南非遺公開課“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黑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制作技藝)、茶俗(白族三道茶)”如約開播,帶觀眾朋友“云”享獨屬于大理茶的非遺韻味。
下關沱茶由明代“團茶”演變而來,1902年由“永昌祥”商號于大理下關成功定型,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緊壓茶傳統技藝的代表。直播間內,代表性傳承人蒲松濤為大家講述了下關沱茶的制作技藝、特點、代表性產品“銷法沱”等,他的團隊還現場展示了稱茶、蒸茶、壓茶等傳統制茶技藝,讓大家耳目一新。
白族三道茶是白族民間禮賓待客的傳統人生禮俗,以其蘊含借茶喻世的人生哲理而發展成為一整套白族茶文化。直播間內,代表性傳承人董麗現場制作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在與主播一起品鑒的同時,也將大理白族文化娓娓道來,讓人們對大理這個“有風的地方”充滿向往。
“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系列云南非遺公開課是“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云南省策劃開展的系列宣傳活動之一,以主播與傳承人對話方式在云南非遺保護網、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一部手機游云南等互聯網平臺直播,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撰稿:丁曉冰
圖片:馬秀娟
審核:肖依群
終審:王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