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葉枝鎮是傈僳族聚居地,全鎮2317戶,10298人,傈僳族占總人口的68.7%。
阿尺木刮是葉枝鎮盛行的群眾性傈僳族民間歌舞。阿尺木刮意為“山羊的歌舞”。從前,傈僳族先民長期過著游牧、采集、刀耕火種的日子,在生產生活中與山羊結下深厚感情,由模仿山羊叫、模仿山羊跳而產生了歌舞阿尺木刮。
阿尺木刮無樂器伴奏,曲調可緩可急,音符的跳動較為頻繁,且跳動幅度大,唱時多顫音,以模擬山羊叫聲為基調。唱詞多是天文地理、栽種收割、悲歡離合的內容,舞者自始至終隨歌聲的節奏而踏步。舞者一般在5人以上,多時可達上百人。現今流傳的跳法有10種,包括舞圓環、進退舞步、三步跺腳、跳山羊、對腳板、龍盤旋、舞旋風、磨盤旋轉、迎賓客、尋求愛侶等。隊形變化有大圓圈、半圓弧、直縱隊、穿插式等。腳步主要是跳擺和搓蹂。歌舞時的服飾為自己縫制刺繡的生活裝。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在葉枝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全鎮共有7支阿尺木刮歌舞表演隊,人數達260多人,平均年齡22歲左右,年紀最大的已68歲,最小的16歲。在同樂村的106戶563人中,有400多人都參加跳阿尺木刮,有很多家是全家人都跳。過去,村里的表演隊只在春節、火把節、婚嫁、祭祀時跳,現在,只要有喜慶的事就跳,還把阿尺木刮用作迎賓接客的禮儀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