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來崖畫谷佤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屬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勐來鄉,位于瀾滄江流域滇西南中緬邊境,東經99°43′,北緯23°04′,國土面積188.1平方公里,全鄉總人口13373人。其中,佤族占總人口的98.4%。
勐來崖畫谷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神奇的人文景觀贏得了“天然公園”、“崖畫之鄉”、“蜂桶鼓舞之鄉”的美譽,成為滄源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線:有被中外史學家譽為 “哀牢地新大陸”、“滇西南人文史詩”3000多年歷史,長達60公里的古崖畫群;有令人驚嘆的千米國畫長廊;有落差26米、寬8米的“班列瀑布”;有200多畝,生長期為500多年的董棕林;有洞長1565米、寬50米、高41米的溶洞;洞內鐘乳石千奇百怪,其中,最神奇的是自然天成的石觀音,附近信仰佛教的各族人民每年都要敬拜。加之崖畫谷保存較完好的民俗風情、飲食起居、節慶活動、宗教信仰、民族服飾、歌舞、原始的耕作方式、喪葬習俗等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佤族文化薈萃之地。現已成為佤文化藝術旅游觀光景點和以佤文化為素材的電視、電影的理想拍攝基地。對研究佤族原始宗教文化、佤族社會經濟狀況、佤族歌舞藝術、佤族生產生活習俗、佤民族心理特征等有較高的價值。
目前,臨滄市人民政府和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已制定了保護規劃,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勐來崖畫谷傳統文化保護區作為佤族天然的人文博物館進行保護。但崖畫谷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傳統文化有所變化乃至消失,如不及時加以保護瀕臨消亡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