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左腳舞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彝族喜愛的自娛自樂性集體舞蹈,流傳于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
彝族左腳舞歷史悠久,清康熙四十一年《定遠縣志》載:“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城外南郊東岳廟(今南山寺)趕市,四方遠近商賈漢彝買賣衣具貨物,至四月初三方散。至晚,男女百余人吹蘆笙、彈彝琴、吹口弦、唱彝曲,環(huán)圍跺左腳,至更余方散。”
左腳舞又稱跳腳、跳左腳。左腳調是跳左腳舞的音樂,有情歌類、頌歌類、敘事歌類、諷刺類、詼諧幽默類、勸世類、教育類、酒歌等8個類別近300多個曲目,內容涉及彝族文化、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節(jié)奏明快,通俗易懂,表現(xiàn)力豐富。唱腔特點為高八度演唱,清脆悅耳,高亢熱烈。起舞時先起左腳,墊三腳踢一腳,基本步法有直腳、甩腳、墊腳、跺腳、踏腳、踢腳、趕腳、合腳等,特殊動作為串花、翻身等。小伙子們彈起龍頭四弦,拉起小二胡,姑娘們唱起左腳調,共同跳左腳舞,少則十余人,多則成百上千人,氣勢恢宏,是彝族生產生活、節(jié)慶喜事、婚宴禮儀等場合表達情緒的主要方式。左腳舞集歌、舞、樂為一體,歡樂有力,熱情奔放,是彝族人民最喜愛的舞蹈之一。舞蹈隨意性較強,不限人數(shù),不分男女老幼,不限時間、地點,可在村頭、庭院、山間、草坪等進行表演。彝族節(jié)日三月會、二月八和一些地區(qū)性節(jié)日是大規(guī)模跳左腳舞的主要活動場合,屆時,整個縣城都是鋪天蓋地的弦子聲和左腳調,大街小巷擠滿了跳左腳舞的人。
近年來,牟定左腳舞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青年愛跳,其他民族愛跳,還逐漸成為云南一些城市中老年健身舞蹈之一。目前,牟定縣有業(yè)余左腳舞歌舞隊近360支,骨干人員600余人,歌舞樂代表性藝人20多人,彝族村寨都有自己的左腳舞隊。彝族左腳舞已成為該縣的全民性舞蹈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