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利自幼酷愛民歌演唱,先后拜村中德高望重的益鄧、郁麗仙(已逝)二位老藝人為師,學習傈僳民歌演唱和“期奔”彈奏,并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他彈唱的傈僳“期奔”功底深厚,技藝高超,在當地傈僳族中影響甚廣。他長期堅持在傈僳族歡度傳統節日、進新房、婚嫁、喪事等不同的場合演唱不同的曲調,無論是以情歌小調為主的“優葉”,還是以吟唱古歌和敘事長詩為主的“木刮”,或是以自由演唱為主的對歌“擺時”,他都能即興創作,自如演唱。他演唱的傈僳民歌“三大調”能給人一種內在的深厚力量,讓聽眾回味無窮。他曾在1958年到昆明參加民間歌舞展演。1993年本村民族民間文藝隊成立后,他經常輔導文藝節目,還將自己掌握的吹、拉、彈、唱的技藝傳授給王秀和等6人,使他們在藝術團隊中成為主要骨干。他還多次參加州、縣、鄉及民間組織的各種文藝活動,曾參加怒江州碧江縣(現為瀘水縣)組織的“木刮”比賽,并獲一等獎。1994年、1999年云南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先后對其進行了采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