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家文,彝族(尼蘇),1939年出生,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哨沖鎮邑堵村委會曲左村人。民間音樂傳承人。
阿家文12歲開始跟隨父親阿成寶學習四弦演奏,18歲基本掌握了當地彝族民間調子“三腔”、“四腔”、“正弦”、“雜弦”、“團樂”等的演奏、伴奏,后熟練掌握滇南四大腔的“海菜腔”、“四腔”、“山莜腔”、“五山腔”等民歌演奏技法和技巧,被當地群眾譽為“四弦老板”、“曲子老板”、“海菜腔師傅”。
阿家文演奏的四弦曲,技藝高超,擅長情感連貫,讓人“聽到四弦響,腳桿就發癢”,吸引了眾多的四弦高手來向他學習,在紅河州一帶影響較大,已形成了獨特的“阿氏”流派。阿家文除四弦演奏技藝獨特外,其制作的四弦琴工藝精美,發聲標準,供不應求,被多家專業藝術院團收藏。他制作出的800多把四弦琴,是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目前他已將制作四弦琴技藝傳授給藝人孫正錄和孫子阿志發。阿家文還精通彝語,漢語表達能力也很強,多次參加縣、州、省舉辦的演出比賽。1993年,受中央音樂學院田豐教授特邀,進入云南民族文化傳習館擔任教員,傳授彝族滇南四大腔。在傳習館期間,曾教授李懷秀、普美芳、張進蘭、李紅秀等一批優秀學員,并先后應邀赴美國紐約、華盛頓、越南等地進行文化交流和演出。
阿家文是當地民族民間文化重要的繼承者和傳承人,彝族“海菜腔”的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