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永光,男,傣族,1930年生,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茂密村蠻工寨。蠻工寨的男女老少都愛編竹器,歷代相傳,現在更盛行。由于受環境的影響,刀永光自幼就喜愛編竹篾器具,經過長期的勤學苦練,掌握了編織各種竹篾器具技法技巧。能在所編的飯盒,提籮,竹籃,藥箱,飯桌等竹篾器上編出栩栩如生的龍,鳳,花,鳥獸等圖案,是當地出類拔萃的編織能手。他不但善編,還會畫畫,經常為緬寺繪畫壁畫,雕刻具有傣族風格特色的圖案,技藝嫻熟精湛。對于求藝者,從來都是耐心指教,熱心傳藝,其技藝和人品,在當地有較大的影響。
級別 | 省級 | 批次 | 第一批 | 地區 | 普洱 | 性別 | 男 | 民族 | 傣族 |
刀永光,男,傣族,1930年生,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茂密村蠻工寨。蠻工寨的男女老少都愛編竹器,歷代相傳,現在更盛行。由于受環境的影響,刀永光自幼就喜愛編竹篾器具,經過長期的勤學苦練,掌握了編織各種竹篾器具技法技巧。能在所編的飯盒,提籮,竹籃,藥箱,飯桌等竹篾器上編出栩栩如生的龍,鳳,花,鳥獸等圖案,是當地出類拔萃的編織能手。他不但善編,還會畫畫,經常為緬寺繪畫壁畫,雕刻具有傣族風格特色的圖案,技藝嫻熟精湛。對于求藝者,從來都是耐心指教,熱心傳藝,其技藝和人品,在當地有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