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扎倮自幼喜愛本民族傳統文化,少年時期開始學習蘆笙舞和拉祜族口述文學《牡帕密帕》的演唱。由于《牡帕密帕》是一部長詩,完整地演唱一遍需要三天三夜,而且一般在逢年過節和婚喪嫁娶時吟唱,他與其兄李扎戈跟隨村里老藝人學了十多年,才能完整地演唱《牡帕密帕》。兄弟二人演唱風格為大調式,一般由一人演唱或一人演唱多人跟唱,或多人輪唱。他還是當地有名的蘆笙藝人,掌握100多套蘆笙舞,不但繼承了傳統蘆笙舞的全部套路,而且進行創新,跳出自己獨特的風格。李扎倮還編創了許多情緒舞和模擬動物的舞蹈,生動活潑地表現生產生活全過程,并且對拉祜族傳統習俗、節日慶典、祭祀禮儀等傳統文化理解透徹,被當地拉祜族群眾稱“蘆笙王子”。李扎倮于2005年2月曾在中央電視臺《魅力十二》欄目中表演蘆笙舞,2006年在思茅市(今普洱市)首屆民族藝術節中演唱《牡帕密帕》并進行蘆笙舞表演。
目前,能完整演唱《牡帕密帕》整部長詩的藝人不到10人,為使這部拉祜族的百科全書代代相傳,他招收了5名鄰近村寨的年輕人,傳授《牡帕密帕》的演唱方法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