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自義,傈僳名:芥柏若,男,彝族,1941年生,迪慶州維西縣葉枝鄉新洛米俄巴村。從小跟隨汪刃波先生學習本民族的文字與音樂。他 8、9歲時唱著“直魯目刮”(放牧調),在山上放羊;17、18歲時唱著“尼義目刮”(勞動調),勞動在田邊地角;20歲時,唱著“尼赤目刮”(情調),領回了村中最美麗的姑娘作媳婦;25歲時,唱著“處于目刮”(喪調)和“起馬華目刮”(婚調),幫助喪葬人家主持葬禮儀式和討媳婦的人家主持婚禮儀式。熊自義不但能唱許多調子,還掌握了“阿尺目刮”的全套唱腔和舞蹈動作,凡村中年節慶典的各種祭祀活動主持、舞蹈、唱歌,都缺不了他,特別是過年(闊食節),村里跳的“阿尺目刮”大型歌舞活動的組織,領舞都由他兼任。改革開放以來,憑借他六十年來藝術實踐積累,在古老傳統的“阿尺目刮”的基礎上,編排五角星、八針圖、長城、漢字、音節文字等圖形的舞蹈構圖(造)隊形,讓看過其表演的中外觀眾無不為之驚嘆。
注:汪刃波先生是傈僳族文字的創造者、推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