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文亮,男,彝族, 1930年生,楚雄市大過口鄉依齊么村委會大麥地村。自幼喜愛彝族民間傳統音樂,他對彝族民間樂器小悶笛情有獨衷,擅長彝族小悶笛的吹奏。他家是小悶笛吹奏的祖傳世家,屬于子承父、父傳子的傳承方式。他的祖父杞萬發,父親杞茂是大過口頗有名氣的小悶笛演奏師傅。杞文亮是繼父親杞茂之后的第三代悶笛吹奏傳人。他能吹奏彝族民歌《阿蘇嗻》、《過山調》、《仁義調》、《趕馬調》、《青情調》等諸多民歌。他現在是大過口依齊么一帶最有名氣的小悶笛吹奏師傅和傳承者。當地彝民只要逢節慶、婚嫁、入宅、開街等喜慶,都要請杞文亮老藝人,為歌唱者伴奏合聲。杞文亮吹奏的傳統小悶笛聲音悠揚、清脆。在眾多彝族民間樂器中,深受人們的喜愛,杞文亮廣招徒弟,將小悶笛的吹奏技巧毫無保留的傳給后人。
周正清,男,1953年生,楚雄州南華縣兔街鄉法烏村。從小就喜歡民間樂器,10歲時跟馬街鄉龍街的余思忠學習二胡等樂器,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管是在家務農或在小學當教師,他都經常練習或跟別人學習民間樂器,先后學會了多種民間樂器的演奏,技藝有了很大的提高,1996年到兔街鄉政府后,結識了一些有成就的民間樂手,在他們的指點下,演奏水平不斷提高。離職回家后曾組織本村文藝隊開展文藝活動,自娛自樂。周正清多次參加鄉、縣業余文藝會演、比賽并獲獎。兔街鄉也曾獲團體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