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發,男,苗族,1964年生,保山市昌寧縣茍街鄉打平村。
楊正發16歲拜師伯父楊正興門下,學成出道。不但學會了眾多的蘆笙曲調,還學會了各種曲調在不同場合的用途,特別是歡快的打歌調,復雜的隊行變換和不同曲調不同舞步,都隨著他的蘆笙曲調的變換而變換。要成為打歌場上的歌頭(領舞),必須是一名擁有眾多樂曲的樂手。他一把蘆笙領頭邊舞邊奏,眾人合著節拍圍圈而跳,高潮處,他便跳入圈內狂舞,“蒼蠅搓腳”、“閹雞擺尾”等高難度的舞蹈,必須具有較強的腳下功夫。他的蘆笙曲一類是敘事性,節奏悠長,如泣如訴;一種是歌舞性,歡快明亮,旋律性較強,適合舞蹈。敘事性樂曲又分白事專用和談情說愛。敘事性樂曲皆具有較強語言功能性,是“樂器說話”。楊正發作為“歌頭”,樂手,在苗寨享有較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