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臘翁,男,德昂族,1928年出生,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三臺山鄉棒外村人。達古達楞格萊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李臘翁自幼酷愛德昂族民間文學,尤其對德昂族民歌情有獨鐘。1948年,拜本村奘房的佛爺李小老為師,學習傣文、佛經和德昂族民間文學,包括創世史詩《達古達楞格萊標》。在繼承歷代藝人唱誦技藝和熟練掌握本民族民間傳統演唱技能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打破了德昂族傳統唱誦習慣和表演形式,將唱誦與傳統器樂演奏有機結合起來。他的歌喉明亮輕快,唱誦清新悅耳,抑揚頓挫,別具一格,深受當地群眾歡迎,是繼已故德昂族著名民間藝人趙臘林之后的又一位德昂族民族民間文學的集大成者。
除唱誦史詩和民歌外,他還創作了許多新民歌和詩歌。同時,培養了楊臘所、李吞旺兩位傳人。1979年,李臘翁出席“全國少數民族民間歌手、民間詩人座談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2006年,被云南省文聯授予“從事文藝工作五十周年以上文藝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