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蘭仙,女,壯族,1927年出生,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西灑鎮上新民村人。壯族刺繡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壯族織錦可分為織錦和繡錦兩類,繡錦壯語稱為“瑞瓦”,是用于新生兒的背被。西疇縣現有壯族25000余人,會做“瑞瓦”背被的不足10人,能制作并講述其中原理的只有85歲高齡的陸蘭仙。
陸蘭仙自幼就喜愛繪畫、刺繡、織布,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就開始織布、織蚊帳和制作“瑞瓦”,80年代至今主要以織“瑞瓦”謀生。她長期堅持這門傳統技藝,當地壯族給新生嬰兒送背被的習俗才得以沿襲和傳承。她的技藝手法豐富多變,分為平繡、剪貼繡、挑繡、包繡、纏絲扣繡、布貼繡等。
陸蘭仙的“瑞瓦”構圖所表現的內涵獨特神秘,把人類起源分為混沌期、幻惑期、直覺期和覺悟期,有著較高文化價值,在當地有較大影響。她的作品在當地流傳甚廣,有的登門學藝,有的臨摹照仿。眾多作品先后被《云南壯族》、《壯族文化》、《壯族文化概覽》、《壯族文化遺產及壯語研究》等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