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德,男,彝族,1945年生,現年62歲,云南曲靖市宣威市寶山鎮塘子村委會高村人,被稱為“畢摩”。
他從十歲起在祖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中學習彝族的語言、文字、習俗禮儀,經過幾年的學習,熟記并掌握了祖輩們傳授的彝語文字及各種習俗禮儀活動的做法(又稱“法事”)。 1982年又拜當時整個曲靖地區都很有名的老“畢摩”田達幫為師,潛心鉆研學習“畢摩”法典,并配漢字譯注。經過學習和實踐,對彝族婚姻嫁娶活動的酒令(嫁女、撒麻調)、迎親的各種禮儀、做法和喪葬活動中的跳腳、祭祀、合堂等各種習俗禮儀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掌握,為自己掌握整套本民族祭祀活動禮儀程序的全套過程打牢了基礎。到目前有一個徒弟。他主持的祭事活動涉及多種民俗、喪事、看日子、婚禮、給新媳婦念解身詞,特別擅長六月二十四火把節祭祖等慶典活動。周邊盤縣、宣威等地的彝族都來請他去主持祭祀活動。他是當地群眾公認的畢摩,有較大的影響和知名度。同時他還大量收藏相關的文獻資料和彝文文本,懂得彝族醫藥術,并翻譯了部分彝族習俗禮儀活動內容的文章,在《珠江源》和江西省《文學與人生》刊物上發表,《彝族孝歌》參加第六屆“滕王閣杯”全國文學藝術作品大賽決賽,獲“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