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發,男,1926年生,彝族(花彝支系),現年81歲,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田蓬鎮蔑弄村小組人,是彝族祭祀活動的主持人,當地人尊稱他“師傅”,又稱“么公”。
非正發1943年拜本寨非有祿為師學習祭祀活動,1945年開始獨立主持祭祀至今,是當地主持祭祀活動時間最長的師傅,在村民中有很高威望。他能全面主持當地日常民俗活動,清掃寨子、看日子,為村民做紅白喜事的祭祀儀式,是當地民俗活動不可缺少的主持人。他擅長主持“么公”祭祀,同時還掌握了祭土、祭龍神、祭公棚等祭祀活動的程序和內涵。蕎菜節是當地彝族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六月舉行,這天主要是吃魚和蕎菜。據說,龍的主食是魚和蕎菜,這天吃魚和蕎菜能使人像龍一樣勇敢強壯,人們吃著蕎菜圍住所信奉的公棚做法祭祀、舞蹈。他通曉蕎年節的活動規程和內涵,組織村民跳“蕎年舞”,唱古歌,敲銅鼓,跳銅鼓舞。他精通銅鼓的演奏和銅鼓舞的12組套路,是該村唯一知道銅鼓舞和彝族蕎年舞來歷的老人。銅鼓舞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他是文山銅鼓舞的傳承者之一。他在本村彝族人中帶了兩名徒弟,均為30歲至40歲的青、壯年,在彝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