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婼,女,彝族,1930年生,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澧江鎮土鍋寨人,陶器藝人。
楊婼從十五六歲時,就跟著母親學習彝族陶器制作工藝,逐漸掌握了眾多品種陶器制作技藝,熟悉全部陶器制作工序。在當地,制作土鍋等陶器是婦女的專長,傳女不傳男,一代一代由女性傳續這門技藝。如家中沒有女兒,就可以傳給兒媳,男人是從不插手學習并制作的。從前在村里制作土鍋可以為家庭帶來一些經濟收入,所以每家每戶都有人制作土鍋,“土鍋寨”也因此得名。
可惜到了現在,村里只有她和另外一個50多歲的婦女在制作土鍋等陶器了。楊婼制作土鍋等陶器,要經過選陶土、制陶坯,最后燒制而成。她制作一件陶器大約要20分鐘,先做器型,后做蓋子,蓋子根據器物口沿的大小面而定,不用尺子量,完全憑眼感和手感來做,蓋子的中央有一個鈕,便于拿放。為方便燒制,楊婼一次只做20多個陶器。燒制時也不用窯,把做好成型的陶坯放到平整的空地上,蓋上稻草、濕樹枝,陶器間錯落堆起,相互留出空隙就可點火燒制。燒制時要掌握好火力,經過1~2小時就可完成出火。
楊婼制作的陶器多是生活用具:雙耳土鍋、藥罐、水缸、米缸、鍋蓋、裝水裝酒的葫蘆等。楊婼每星期燒制一次陶器,燒好的土陶器挑到元江城的街子去賣,也有商家小販來訂購,這樣可為家庭帶來一些收入。目前楊婼年歲已高,體力不支,而女兒和孫女都不愿意學這門傳統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