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明,男,傣族,1937年生,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鎮城關村很那寨人,禮花制作藝人。
傣族傳統禮花,傣語稱“緋夢牙”,是傣族人民傳統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項目,在其制作工藝上可分為六步流程14道工序:選竹、買配料(包括硝、硫磺、碎鐵屑)、取紅土、制谷碳、炒鐵屑、混合、打眼、封底、充塞火藥、封頂、抽筋、塞眼、制引線等。
陶志明自幼聰慧好學,八九歲時進緬寺當和尚,不久就被選去參與禮花制作,從當下手做起,直至掌握了全套技術,并能獨立操作。改革開放以后,許多傳統的民俗活動得以恢復。傣族傳統禮花也隨之在一些宗教儀式上亮相,陶志明制作的禮花很受各民族使用者歡迎,一時間成了搶手貨。鄰近地區的傣族同胞也紛紛前來訂貨,每筒禮花的售價也達到了60~70元,并曾先后前往昆明、北京、緬甸等地參加工藝品展銷活動。
在時下科技發達,信息進步的情況下,各種新式禮花橫空出世,傣族禮花制作這一傳統工藝顯得更有獨特價值,其傳承保護之必要也不言自明。陶志明懷著這樣的責任心,已把技藝傳與其三子俸天和外孫依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