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艾少,男,佤族,1937年6月生,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單甲鄉單甲村人,銀器制作藝人。
16歲時,肖艾少開始向大伯肖艾豁學習銀飾制作手藝,18歲開始自立門戶,打制耳環、項鏈、手鐲、頭箍等。在制作銀器的過程中,肖艾少根據祖輩傳授的經驗,獨立思考和反復實踐,不斷創新。他在制作精細的銀制品時,選用溶銀器。把碎銀放入溶銀器中,又把溶銀器放入火爐中加熱,讓碎銀化成銀水?;蛴媚P推骶?,或用濾銀器把銀水制成銀器的基本形狀,然后利用焊接碗、焊接水、吹焊具等工具把已成一定形狀的銀飾物進一步打造加工完善,最后用編針等工具,在銀飾物上雕刻一些美麗的花紋或圖案。所用的工具及材料為:風箱、熔爐、鐵臺、火鉗、模具、銃子、編針、焊接碗、焊接水、熔銀器、繞銀絲木具,濾銀水器、吹焊具、小銅盤桿稱等。
肖艾少不僅是當地知名的“講崗”(意為“能工巧匠”),而且還是一個“照比”(即魔巴,亦為巫師之意),寨中舉行的許多祭祀活動,都由肖艾少主持。他能主持的各種祭祀活動如叫魂、掃寨子、念喜事詞和喪事詞、看日子、為小孩取名,在佤族下種節、新米節、翻年節、春節等重要節日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嫻熟掌握并熱心于這些活動,深受群眾擁戴。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兒子肖桑永已逐步成長為一個集“講崗” 、“照比”于一身的優秀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