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溫布,男,藏族,1944年出生于迪慶州德欽縣燕門鄉禹功村。
扎西溫布出身于說唱世家,從小受祖父、父親的說唱藝術熏陶,熱愛藏族民間說唱,從小跟隨父親阿批學藝、二十多歲就掌握了多種說唱藝術,而其父又師從于爺爺農布此里。扎西溫布為第三代家傳,是當地公認掌握藏族傳統文化較全面的老人,現在又收自已的兒子為徒,是藏族傳統說唱藝術傳承人。
扎西溫布掌握的藏族康巴支系的說唱藝術主要有魯、達不、百協等類。魯為喜慶頌詞,舉凡過年、婚嫁、喬遷、迎賓、敬香等都唱魯來慶祝。魯藝中的“席”是魯藝中的精華,載歌載舞的席間問答對唱,老人們在席間上位問,年輕人在下位應題而歌舞,故有席斗八調之說。“達不”是男方迎親馬隊到女家門口時的對唱。“百協”也稱為寶劍頌,已被《中國曲藝志?云南卷》列為藏族說唱曲種。百協是古代藏族出征前用以戰前動員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內容多以頌劍為主,故也有人譯為寶劍頌。據老人講這種習俗經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凡送寶劍都要唱激勵之詞的傳統。出征前親人送劍,首領或有眾望的人手持寶劍,演唱百協,鼓舞士氣,后來又加入舞蹈動作,形成了邊舞邊說唱。內容大致分為佛頌、寶劍頌和英雄頌三段。頌詞可長可短,表演也可根據不同場合變化。也可頌戰馬、弓箭等。格律為藏語七音節。現在,“百協”常在節日及賽馬等群眾節慶活動中唱頌表演。
扎西溫布掌握了大量的民歌、諺語、故事及藏族歷史資料,既出口成章即興說唱,嗓音宏亮,又有很好的表演,是當地群眾公認,通曉藏族習俗禮儀,能主持婚禮全過程活動的老人。
現在當地掌握“魯”、“百協”的人已很少,扎西溫布已是當地的藏族說唱的重要傳承人了。他不僅精通“百協”等說唱藝術,還掌握鍋莊、弦子舞、通曉當地民俗風情、是當地群眾公認的掌握藏族民間傳統文化較為全面的唯一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