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馬年立春后的第一天,石屏縣哨沖鎮舉辦了隆重的花腰彝“德培好”民間傳統節日活動。節日期間,豐富多彩、古老鮮活的民族民間歌舞和傳統祭祀儀式,展現在廣大群眾和來賓面前。
“德培好”隱喻的意思是“培養好的道德風尚”,是石屏縣哨沖鎮水瓜沖、水瓜沖上寨、莫則甸、坡龍山腳四村子花腰彝族僅有的民俗傳統節日。它是“咪嘎好”的最高形式,“咪嘎好”是一年一次,“德培好”是12年一次,是花腰彝族紀念彝族英雄“阿竜”而隆重舉行的傳統民俗祭祀禮儀活動,堪稱滇南彝族最大的祭祀禮儀。活動以彝族(花腰)歌舞、音樂、語言文字、民間文學、傳統工藝、社會倫理、原始宗教、民族習俗為一體,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隆重的迎竜儀式上,千余人組成的迎龍隊伍在抱龍人(龍頭)的帶領下,旅旗開道,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扮作彝家十八般武士拼命廝殺,刀光劍影,候、熊、虎、豹,抖身跳躍,蛟龍翻騰,再現當年彝族英雄阿竜戰勝邪惡勢力、妖魔鬼怪的戰斗場面,著各種色彩服飾的彝族尼蘇人,陪著迎龍隊伍,迎接龍樹林中的竜子取凈水和竜蛋,緩緩送入祭祀場參加祭祀儀式。
舞 龍
迎 竜
傳統手工刺繡吸引了很多人
祭 祀 1
祭 祀 2
祭 祀 3
祭 祀 4
12年舉辦一次的尼蘇彝族花腰“德培好”活動,展示了彝族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融合了原始農業社會人與自然斗爭中的祈求與信念,以及人們追求美好和諧生活的愿望,反映了花腰彝群眾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收、人畜平安,人與人團結和睦、社會文明和諧的傳統文化內涵。
“德培好”是紅河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屏縣哨沖鎮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也是云南省政府公布的省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文章、圖片:吳昭紅(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