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29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共同主辦的 “感知中國?美麗云南”系列活動 “云南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舉行。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波空論、和國耀、金永才、段四興、田波等,現場進行了技藝展示。
瑞士時間8月26日下午,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裁軍大使(臨時代辦)吳海濤全程審看“彩云追夢”文藝演出彩排,隨后查看了“云南風情圖片展”與“云南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布展情況,親切看望了傳承人,對云南省委外宣辦組織的“感知中國,美麗云南”系列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波空論、和國耀等代表著云南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懷揣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夢想,首次走進聯合國王萬國宮,用自身掌握的傳統技藝詮釋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表示了親切慰問和感謝,最后,吳大使與傳承人合影留念。
吳大使察看布展情況
吳大使觀看我省國家級非遺項目納西族東巴畫
吳大使與我省參展人員合影留念
波空論,貝葉經制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景洪市勐罕鎮人,十二歲到本村佛寺學習傣文,同時學習貝葉經制作技藝,他制作的貝葉經選料精細,字跡清晰美觀,目前已成為當地公認,影響較大的貝葉經制作高手。
貝葉經傳承人波空論在布展
和國耀,納西族東巴畫省級傳承人。出身東巴世家,是和氏東巴第18代傳人,其父親是當地著名的大東巴。自幼受父親真傳,掌握大量的東巴文字以及東巴繪畫技藝和東巴舞的表現技巧,主持各種儀式,成為當地知識較為全面、影響較大的東巴傳承人。尤其在東巴畫上有較高的造詣,是有名的東巴畫高手。
段四興,劍川木雕制作技藝傳承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金華鎮人,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出生于木雕世家,自幼隨父段國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學習木雕技藝。從事木雕30余年,借鑒省外技法,繼承和創新劍川木雕技藝。有《石寶情歌》、《趙藩攻心聯筆筒》、《四季花鳥掛屏》、《九龍戲珠》、《滇國慶舞》等代表作。
金永才,“烏銅走銀”制作技藝傳承人,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人,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幼隨李加汝學藝,掌握烏銅走銀制作配方和技藝。50多年來,潛心研究,在傳統基礎上有所創新,帶有徒弟6名。技藝精湛,作品造型奇巧,廣受文化人士和收藏者的青睞,被廣泛收藏。為傳承、傳播好“烏銅走銀”制作技藝,他放棄生意,自費投入幾百萬,在昆明官渡古鎮建立“烏銅走銀傳習館”,常年帶徒授藝,走進大學校園,無私將技藝傳承給年輕一代。
烏銅走銀傳承人金永才在布展
田波,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傳承人,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擅長傳統柴窯燒制技藝,古法制泥,配釉技藝。多次代表云南文化參加省級、市級、國家級美術工藝品大賽及展覽,并榮獲“紅河州十佳科技創新人才”等殊榮。代表作《斯文在茲》、《陶茶一味》、《鳳紋茶道》等獨具特色的建水紫陶作品,曾多次在全國和全省的工藝美術比賽中獲金獎、銀獎。
文章:董艷玲(云南省文化廳非遺處)
圖片:李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