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至15日,西雙版納州文化館與勐海縣勐遮鎮政府共同,在勐海縣勐遮鄉曼洪村公所舉辦“傣族織錦技藝”傳承人與生產性保護培訓班。
培訓班開學
培訓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和《文化部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為依據,針對勐遮鄉婦女所織傣錦使用現代化纖材料和其它材料過多,致使傳統流失,且產品大部分只能滿足宗教祭祀,產品單一,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而造成的織錦收入微薄,年青人不愿意學習織錦的現狀,專門聘請“傣族織錦技藝”省級傳承人玉兒甩為培訓班授課,并帶去保護性生產的產品供學員們學習借鑒,深受學員的歡迎。
交流學習
玉兒甩給學員講解示范
培訓班全景
這次培訓,共組織織機70臺,參訓學員70人,均為30歲至60多歲的勐遮鄉曼洪村公所各自然村傣族婦女。通過5天的培訓和交流學習,大家思想觀念有了一定轉變,織錦技藝提高較大,收到了預期效果。
文章:楊 雁(西雙版納州文化館)
圖片:段其儒 宋 敏(西雙版納州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