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至24日,由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昆明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昆明官渡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在昆明市官渡古鎮舉辦。
聯展以“傳統技藝展風采 優秀文化進古鎮”為主題,陜西鳳翔泥塑、徐州香包、夏布織造技藝、普洱貢茶制作技藝、個舊錫器制作技藝、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建水紫陶、白族扎染、琺瑯銀器制作技藝、苴卻硯制作技藝、鶴慶銀器、劍川木雕、葫蘆絲制作技藝、皮影制作技藝、彝族(撒尼)刺繡、烏銅走銀制作技藝、云子(圍棋)制作技藝、官渡子君阿烏、滇派內畫藝術、滇式風箏、微雕、呈貢菱角等來自全國的2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體亮相。
傳承人解答技藝之妙
與戶撒刀制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項老賽交流刀具制作
書法醉人
鑒賞建水紫陶
活動期間,省內外傳承人匯聚一堂,相互切磋學藝;各式工藝品光彩奪目,引人駐足觀賞,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有的游客每天都來展館走上一遍,品賞令人稱奇的技藝和巧奪天工的展品;甚至有的上班族,趁著中午休息的閑暇時間,趕到展廳一睹“只聽過沒過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真容。每個展臺前,擠著前來參觀的游人,或駐足靜靜觀賞,或向傳承人討教技藝的精妙,官渡古鎮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在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展位,在官渡古鎮上班的警察和保安經常圍在國家級傳承人項老賽身旁,好奇地詢問刀具如何制作、護身等問題。恰逢假期的小朋友們在家長帶領下,跟著葫蘆絲傳承人杜德光、官渡子君阿烏傳承人李利春學習演奏樂器,指著騰沖皮影作品討論“到底是你的孫悟空厲害,還是我的穆桂英厲害”這類問題,惹得旁邊的大人忍不住發笑。
云南歷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交流活動,“昆明官渡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至今已舉辦三屆。通過聯展,集中展示了省內外民間傳統技藝的璀璨魅力,為市民游客獻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搭建起“展示、交流、保護、發展”平臺,使古老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展;同時,打造官渡古鎮年節特色文化品牌,促進了官渡古鎮旅游經濟發展。
文章、圖片:楊金杰(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