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彝族火把節傳承保護力度,6月5日,楚雄州“非遺”中心(州文化館)和雙柏縣“非遺”中心,在雙柏縣李芳村舉行了彝族火把節大鑼笙傳習所揭牌儀式。同時,還舉辦了國家級保護名錄“彝族火把節”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共63人參加培訓。州“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州文化館館長)邵平到培訓班為學員親自授課。
揭 牌 儀 式
“火把節”是彝族的年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盛大的節日。它不僅包涵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樂等諸多文化現象,同時還包涵了彝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式各樣的生產生活習俗、禁忌習俗、飲食、服飾等傳統文化。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火把節傳承培訓
保護好楚雄彝族火把節,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民族文化傳承、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舉辦培訓班,進一步落實了保護傳承工作。
文章:蘇蘭芬(雙柏縣文化館)
圖片:郎曉玲(雙柏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