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芒團傣族村的古法造紙工藝,是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堪稱臨滄市的文化名片之一。
芒團紙制作工藝是將構樹皮搗碎漂洗后,放置于抄紙架上曬干,經過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后,制作成紙張。紙張具有堅韌潔白、柔軟光滑、久存不陳、防腐防蛀、力撕不破等特點,主要作為謄抄經文、普洱茶包裝等用途。目前,芒團村常年從事造紙生產的農戶共有62戶,年產白綿紙60萬張,造紙收入約70萬元。當地有關部門針對芒團紙產量小、供不應求的實際,將擴大生產規模,大力發展特色造紙經濟。一是利用當地荒山,加大探索人工種植構樹的力度,最大限度實現構樹開發利用價值,并給予政策扶持和引導。二是積極探索如何讓芒團紙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如繪制或印制成書畫、日歷等,使之拓展成為富有當地特色的旅游文化產品。三是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在保持當地文化特色基礎上,延伸開發產品的獨特性能,吸引更多村民參與到制作工作中。
文章來源:省民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