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昆明官渡第二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在官渡古鎮拉開帷幕。未來3天,來自全國各地的30個非遺項目,將為春城人民擺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民間文化盛宴。
省人大教科文衛委邱瑜副主任宣布聯展開幕
領導為昆明市“非遺”傳習基地授牌
寬暢明亮的展廳
聯展宣傳介紹牌
這邊,騰沖劉永周皮影的財神靠子吸引了劉女士一家的目光,“以前只知道北方盛產皮影,卻不知道咱們騰沖也有皮影,今天來聯展上看到這個財神就挪不動腳步了。我準備買下來掛在家里,以求今年全家財氣旺旺!”
那邊,年僅6歲半的羅晶小朋友緊緊挨著奶奶——官渡區彝族子君人刺繡傳承人李玉珍,認真地在繡花圓箍上一針一線地繡牡丹,不少市民忍不住贊嘆說,“這么小就會繡花,真是太難得了。”小羅晶剛上一年級,已跟著奶奶學了一年多的刺繡,“我喜歡刺繡,想要一直繡下去!”
而在嵩明泥塑面捏技藝展示臺,三個小朋友圍坐在傳承人梁俊麗面前,津津有味地學捏面塑小狗,“把白色的面團捏成類葫蘆狀做小狗的頭,再用黑色的面團給小狗捏兩個大眼睛和一個小鼻子”,不一會,4只栩栩如生的小狗就捏好了,孩子們捧著自己的作品樂開了懷……
專家研究嵩明泥塑面捏技藝
面塑傳承人在教小朋友捏面人
錫器制作技藝有了新產品
喜歡刀具的群眾紛紛圍上來
領導和游客爭相購買年畫
要張名片好聯系
本屆聯展邀請了包括北武強年畫、陜西鳳翔泥塑、云南民間甲馬、官渡漢族剪紙、嵩明泥塑面捏技藝等來自全國各地的30個非遺項目。幾乎每一個非遺項目展示臺前都擠滿了圍觀的市民,尤其是諸如生肖圖案的繡品、年畫、純手工制作的布藝老虎帽、小老虎鞋等具有濃郁傳統節日特色的展品,更是受到不少市民的熱捧。
“從9點開始,前來排隊等候領取春聯的市民已有近300人。書法家們連水都沒來得及喝一口,一直站著為市民們寫春聯。”現場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為了充分彰顯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本屆非遺聯展組委會還特意邀請了4位在官渡區乃至全市頗具盛名的書法家前來為市民免費撰寫春聯。
對聯寫得又快又好
曬春聯,曬出幸福來!
除了寫春聯外,展會還為市民準備了包括官渡滇劇花燈傳習館傳統劇目展演,官渡餌塊、官渡粑粑、糖藝制作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文章:楊 璐(昆明日報 記者)
圖片:蘭明賢(云南省文化廳非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