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壯大傳承與保護隊伍,有效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瀾滄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在全縣挑選國家級、省級、市級優(yōu)秀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分別深入到南嶺鄉(xiāng)、酒井鄉(xiāng)、糯福鄉(xiāng)、東回鄉(xiāng)、木嘎鄉(xiāng)、富邦鄉(xiāng)等6個傳承基地,舉辦《蘆笙舞》、《根古》培訓班,組織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受到熱烈歡迎。
開 班 儀 式
培訓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拉祜族《蘆笙舞》祭祀禮儀類、勞動生產(chǎn)類、生活舞類、模擬動物類、歡樂情緒類等83套舞蹈動作;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拉祜族遷徙史詩《根古》為內(nèi)容。由當?shù)貒摇⑹ ⑹屑夗椖看硇詡鞒腥诉M行授課 ,派出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在各個傳承基地廣場統(tǒng)一集中上課。培訓由授課教師(傳承人)按內(nèi)容,現(xiàn)場逐一做示范動作,并進行講解。白天進行《蘆笙舞》培訓,晚上培訓《根古》。共培訓學員434人。其中:南嶺鄉(xiāng)88人、酒井鄉(xiāng)70人、糯福鄉(xiāng)68人、東回鄉(xiāng)66人,木嘎鄉(xiāng)92人、富邦鄉(xiāng)94人,每個點培訓時間為5天;學員年齡最小的12歲、最大的68歲。
舞 蹈 培 訓
理 論 授 課
培訓中,老師認真做好動作和講解、示范;學員們懷著滿腔熱情,本著尊重知識、尊重老師的積極態(tài)度,專心聽講,認真學習,學員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做到了學有所用、學有所獲。
通過培訓,學員們了解和掌握了《蘆笙舞》和《根古》的基本內(nèi)容,提高了傳承和保護意識,為深入開展保護工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
文章、圖片:李娜妥(瀾滄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