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復議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工作,9月7日至9日,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馬盛德,非遺司管理處副處長榮書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碩士生導師邱春林,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所長、教授馮立昇一行四人,先后到我省建水縣和寧洱縣,考察了解國家級項目建水紫陶和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省文化廳熊正益副廳長、非遺處蔡永輝處長等陪同進行考察。
馬盛德副司長帶領考察組深入實地,認真調研考察了建水縣火寶陶藝、紹康紫陶、向氏紫陶和寧洱縣貢茶制作傳習所,現場觀看兩種技藝制作的全過程,了解產品原料來源、場地、設備、產量、規模、制作成本和銷售等有關情況,分別聽取了建水紫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紹康和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興昌,開展項目保護傳承以及制作技藝、生產經營的介紹。
考察建水向氏紫陶制作工藝
了解建水火寶陶藝制作
傳承人陳紹康現場展示自己制作的陶壺
深入實地認真了解制陶工序
聽取傳承人李興昌情況介紹
深入了解傳承人生產生活情況
仔細詢問生產制作工藝
觀看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流程
考察中,考察組還與傳承人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對保持兩個項目的本真性,積極開展生產性保護建設,全面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進一步傳承發展、做大做強建水紫陶和普洱貢茶項目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文章、圖片:蘭明賢(云南省文化廳非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