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2日,2011年云南省“中國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在昆明舉行。活動由云南省文化廳、昆明市人民政府主辦;昆明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云南藝術學院、五華區人民政府承辦;云南省花燈劇院、昆明市文化館、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五華區文化體育旅游局、昆明之江置業有限公司協辦。
“非遺”項目展示區入口
這次宣傳活動的主題是“齊心保護文化遺產,合力構建和諧社會”。通過開展傳統手工技藝現場制作,“非遺”創意產品設計與制作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宣傳展示,發放文化遺產有關宣傳資料,開展文物鑒定、咨詢,現場為群眾進行法律解讀以及民族歌舞表演等形式,營造濃厚氛圍,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律觀念和保護意識,推動我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
參加啟動儀式的領導和嘉賓
黃峻廳長宣布啟動儀式開始
熊正益副廳長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省人大常委會教文衛委副主任邱瑜,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副主任賀光曙,省文化廳廳長黃峻、副廳長熊正益,省民委副主任木楨,省編委辦副主任郭華,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潘紅,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夏靜,昆明市政協副主席汪葉菊,昆明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局長厲忠教,五華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時映,以及省發改委、云南民族村、省博物館、省考古所、省文物總店、省花燈劇院、省滇劇院、省文化館、云南新聞圖片社等單位領導,出席6月11日上午的活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昆明市副市長李茜主持,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熊正益在儀式上講話,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黃峻宣布“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開始。
熊正益副廳長講話中指出,2006年開始的第一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以來,我省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在各有關部門的關心幫助下,經過全省文化遺產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顯著成績,獲得了長足發展。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頒布施行,標志著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從此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云南是文化多樣性最為典型的地區之一,文化遺產資源極為豐富,充分展現出云南各族人民的創造力、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可以讓我們用身體去體驗,用心靈去感悟,從中汲取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希望以“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使保護文化遺產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文化遺產保護新局面。相信,有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有人大、政協的關心支持,通過廣大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全省各族人民的廣泛參與,我省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一定會出現百花盛開,前程似錦的美好局面。
歌舞展演
可愛的小演員
可愛的小演員
啟動儀式后,在昆明南屏步行街廣場組織進行了彝族《秧佬鼓舞》、少兒彝族舞蹈《鼓舞盛世》、哈尼族舞蹈《木屐》以及《彝族山歌對唱》、《苗族蘆笙舞》等10余個精彩的民族傳統歌舞展演。在昆明老街正義坊,展示了絢麗的民族服飾,阿烏、泥人、剪紙、烏銅走銀等傳統技藝和太極八卦儲物凳、木錫之情、火車模型、裝飾掛件等“非遺”創意產品,吸引了許多群眾駐足觀看和詢問。
黃峻廳長冒雨參觀烏銅走銀展位
黃峻廳長親自體驗昆明藝人汪元的剪影人像
藝術學院學生的“非遺”創作展品
“文化遺產日”活動中的剪紙老藝人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統一集中行動,熱烈的現場氣氛中,讓大家了解認識到身邊的文化遺產,有力地增強了廣大群眾熱愛、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市民參觀活動宣傳展板
文章、圖片:蘭明賢(云南省文化廳非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