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昆明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組織召開了昆明市2011年非物質遺產保護工作會議。全市十四個縣(市)區文廣體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負責人、市民委、昆明經濟開發區、昆明高新區、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昆明陽宗海旅游度假區、昆明倘甸產業園區和昆明轎子山旅游開發區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同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相關部門的同志參加了會議。
各縣(市)區、各開發(度假)區負責非遺保護工作的同志在會上發了言,就2011年的工作打算進行了匯報,市文廣體局非遺處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就2011年非遺保護工作作了安排。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副局長李安民到會作了講話,提出了五個方面要突出抓好的工作:
一是學好法律,提高認識。全國人大剛剛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進一步認真抓好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法律武器,使非遺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因此,一定要認真學習好法律,逐字逐句領會,用它來指引今后非遺保護的各項工作。同時,要把學習非遺法與認真貫徹《昆明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決議》結合起來、同認真貫徹《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結合起來,還要同更加廣泛深入地在全市范圍內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結合起來。
二是做好規劃,明確思路。要認真按照非遺法的要求,加快制訂和修改完善昆明市及各縣(市)區、各開發(度假)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規劃要站在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高度,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要有5至10年的打算;規劃要按照文化昆明建設的要求,項目和任務的落實要從在地、在場、在冊向在線的轉化和提升;要明確規劃最終能否實現,依靠的是人才,從現在起要把非遺人才培養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來抓,規劃中要十分注意人才培養內容,要總結人才培養的經驗,提供借鑒;市級和各縣(市)區、開發(度假)區在規劃的制訂中,一定要緊密結合當地十二五規劃或地區發展規劃,把非遺保護規劃納入本地區的發展規劃中。
三是夯實基礎,科學規范。非遺保護工作大量的是基礎性工作,而要做好基礎性工作,就必須依靠有效的制度來保證、依靠科學化的管理來運行、堅持標準化的平臺來規范。因此,要努力在非遺保護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標準化上下功夫、花力氣。
四是創新載體,加強宣傳。要加強非遺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要增強宣傳和傳播的成效和效果。除了過去采取的進校園、進課堂、進社區的做法外,要充分利用現代化傳播手段和傳播媒體,充分展示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風采,充分展示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成就。
五是合理利用,打造品牌。要十分注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打造一個適應現代經濟理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的平臺,在利用中有所收獲,在收獲中有所利用。,同時,需要打造品牌,要培育有影響力的非遺項目,利用品牌效應達到利用的目的。
會議期間,對參會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組織了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