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省花燈劇院參加云南“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在昆明市翠湖公園拾翠滇文化中心演出傈僳族《阿尺木刮》 、白族《霸王鞭?八角鼓》、景頗族《目瑙縱歌》;花燈歌舞《十大姐》、《游春》;花燈傳統曲調演唱;民族器樂演奏等民族歌舞表演,展現了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為“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增添了良好氛圍,收到了積極成效。
景頗族《目瑙縱歌》(阮坤瑾攝
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阮坤瑾攝)
花燈歌舞《十大姐》(阮坤瑾攝)
白族舞蹈《霸王鞭.八角鼓》(阮坤瑾攝)

白族舞蹈《霸王鞭.八角鼓》(阮坤瑾攝)
演出吸引了很多觀眾前來觀看,有本市市民,省內的花燈愛好者和省外游客,還有外國來賓。演出舞臺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觀眾里有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五六歲的小孩,大家情緒高昂,看得津津樂道。每個節目演出結束,演員謝幕,觀眾掌聲不絕,甚至有觀眾沖上舞臺,要求與演員合影。民族器樂演奏家何文興老師的樂器表演,令大家驚嘆不已。尤其是當他用一片葉子演奏起云南民歌和世界名曲《友誼地久天長》時,讓來自北京的張先生激動不已,高高豎起大拇指,主動要求登臺學藝,并追著主持妥抱融要求介紹他拜何文興老師為師。演出結束了,觀眾們手捧鮮花,拉著自己喜愛演員的手,久久不愿離去……
通過參與“文化遺產日”活動,經歷演出中出現的許多感人場面,演職人員深切感受到市民和游客對云南民族歌舞、云南花燈的厚愛;增強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性。
文章:妥抱融(云南省花燈劇院)
圖片:阮坤瑾 馬秀娟(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