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為繼承和弘揚文山州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州文化館緊緊圍繞“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的主題,通過播放視頻和展版展示、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和開展保護工作情況。
30余幅圖文并茂的展板,集中展示了具有特色的部分非遺項目和開展保護工作情況。引來很多群眾圍觀,特別是學生更是興趣濃厚,一邊觀看一邊不斷感嘆:“原來我們身邊的這些舞蹈和技藝,都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呀!真的是需要我們一起來好好保護。”
視頻分別介紹了文山州被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項目名錄的“壯族彝族銅鼓舞”、“壯劇”、“坡芽情歌”、“壯族刺繡技藝”、“男子手巾舞”、“藍靛制作技藝”和“苗族蠟染技藝”等項目及傳承人情況,鮮活跳動的畫面和飽含深情的介紹,讓廣大群眾駐足觀看,對這些寶貴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感受深刻。
活動的開展,全面展示出近年來文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成果,很好地營造了全民共同參與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更加珍愛身邊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自覺參與到保護行列中來。
文章:王國麗(文山州文化館)
圖片:王國麗 楊清華(文山州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