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縣文化館利用3月26日花腰傣民間傳統花街節的機會,組織“非遺”保護工作人員深入戛灑鎮的幾個村寨,調查收集花腰傣傳統文化。
工作人員現場采訪了當地較有代表性的5位民間藝人演唱花腰傣民歌小調,并錄制了竹傘調、染飯花調、青菜調、黃鳥調等22首民間小調。在傳統花街節的發源地達哈橋頭,實地查看了解殺豬宰羊祭祀的整個過程。還到傣族土陶制作最多最廣的土鍋寨,走訪土陶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刀正富,了解開展傳承活動的情況,參觀了土陶作坊和其獲得國家、省、市等大獎的作品及珍藏的100多年的土陶文物。通過認真細致的調查,大家真正感受到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到了傳承人工作的艱難和辛勞。
戛灑鎮花腰傣花街節,全鎮花腰傣民族殺豬宰羊,舉行祭龍、祭祖等儀式,年輕的卜冒卜少們相約花街節,吃秧籮飯,歡度節日。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傣語稱“達僚”的祭祀物飄蕩,民俗風情濃郁。
文章、圖片:陳云珍(新平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