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至23日,由易門縣人民政府、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易門縣文化旅游廣電和體育局、縣文化館、縣市場管理中心承辦的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活動在易門縣體育館舉辦。昭通市組織省級非遺項目巧家馬樹紅氈技藝和市級非遺項目魯甸梭山竹編參加了聯展。
全省非遺聯展現場
此次活動,通過圖文宣傳、作品展示及傳承人現場技藝演示、推介銷售等形式,宣傳展示了我省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的精湛技藝,充分彰顯出我省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聯展期間,昭通市非遺保護中心派出工作組,專程到易門縣進行調研和學習。一是看望了我市參展的非遺傳承人,詳細了解展示及銷售情況,并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宣傳推介參展項目。二是與易門縣有關部門就如何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等進行交流學習,詳細了解了當地非遺保護工作的基本情況及成功經驗,并認真參觀學習了縣文化館非遺展示走廊。三是分別到玉溪滇鑒陶瓷責任有限公司、玉溪易門浦貝瓷廠就民族傳統陶瓷工藝制作流程進行了調研學習。
到易門浦貝瓷廠參觀學習
到玉溪滇鑒陶瓷責任有限公司參觀學習
為期3天的非遺聯展活動,迎著易門“二月二”傳統戲會的熱鬧氛圍,吸引了廣大觀眾前來參觀選購,誘發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濃厚興趣。絡繹不絕的人群饒有興致的觀看了馬樹紅氈制作技藝和竹編技藝過程中的每個步驟,一塊塊制作精良、圖案拙樸的“十二生肖”小圓紅氈,一個個做工精細、精巧玲瓏,編織著“福祿壽喜”字樣的簸箕、提籃等生活器具和用小笸籮排成“中國夢”字樣的匾牌等,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拍照留念,爭相選購,幾度成為此次聯展最熱鬧的地方。參展傳承人在現場展示技藝、銷售制品,與廣大民眾面對面交流,與其他地州參展傳承人交流學習,讓易門周邊的群眾對昭通市馬樹紅氈制作和魯甸竹編等非遺項目有了更為直觀的感知和深刻的認識,視覺的沖擊和實用的質感讓人們零距離感受到了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深刻內涵。
傳承人向觀眾介紹馬樹紅氈
傳承人向觀眾介紹魯甸竹編
此次非遺聯展,以形式多樣的展覽和展銷活動為載體,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搭建了一個集“展示、交流、保護、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充分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厚的人文底蘊和絢麗多彩的風格魅力。
文章: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片:楊志坤 楊云彪(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