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2日至13日,楚雄州非遺中心主任、州文化館館長邵平一行深入元謀縣姜驛鄉馬臘傈僳族村,收集金沙江岸傈僳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
楚雄州元謀縣姜驛鄉馬臘傈僳族村寨
調研組走進德高望重的村寨長者家、老畢摩家、民間藝人家,進行逐一采訪和座談。“馬臘”,傈僳語,意為“不走”,據說過去傈僳族人放牧到此,肥美水草使牛羊趕不走,故得名。馬臘傈僳族自稱“俚濮”,據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武定府志》載:“傈蘇,潛居深山,板片為屋,種蕎稗為食”?!度A竹新編》載:“傈僳亦名傈蘇,時挾刀弩,好斗……”。當地傈僳族文化無論是語言文字、歌舞節慶、生產生活、婚姻家庭習俗、禁忌習俗、倫理道德習俗、喪葬習俗等各種民族文化都具有其獨特的民族性和悠久的歷史性。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四至二十六,傈僳族同胞都要舉行隆重盛大的“闊時節”。“闊時節”傈僳語,意為過大年,整個村寨都要聚集在一起,殺豬宰羊,載歌載舞,慶祝自己的節日。調研使工作人員收集到了第一手寶貴的傈僳族文化資源財富。
淳香米酒敬嘉賓
采訪老藝人
歡騰的傈僳族山寨
楚雄州共有5.6萬傈僳族人口,占全州總人口271.9萬的2.2%。傈僳族兒女勤勞勇敢,人情好客,質樸善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整理、保護、傳承、弘揚傈僳族傳統文化,是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文章、圖片:白愛榮(楚雄州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