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劇是云南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滇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其歷史悠久,已有200多年歷史。
牛街莊滇戲班源于清代光緒時期,是牛街莊幾代人的子孫戲,稱“滇戲窩子”。滇戲植根于群眾土壤,擁有雄厚的世襲鄉情,是牛街莊燦爛的傳統文化,它同幾代人民群眾保持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是牛街莊幾代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牛街莊滇戲博物館于2014年8月19日被云南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為推動 “滇戲”的傳承,牛街莊滇戲博物館曾于2014年邀請云南省滇劇院著名滇劇演員、云南第一朵梅花獎得主王玉珍,國家一級導演馬琴珍,國家一級演員馬惠明、李廉森、金永康、方志中、彭文聰、余孝福、李金壽,國家二級演奏員吳宗孔、徐澤金、劉俊偉,以及民間部分熱愛滇戲的戲友,和牛街莊健在的老藝人張魁等近60多人,在昆明市官渡區牛街莊滇戲博物館開展非物質文化滇戲論談。
老一輩滇戲藝術家們首先觀看了滇戲博物館業余滇劇團表演的傳統滇劇《楊門女將》和現代滇劇《江姐》。老藝術家們對滇戲博物館業余滇劇團歷經數年的不懈努力,不斷打磨提高、幾年磨一戲的奮斗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牛街莊滇戲博物館這些年來的工作,對滇劇事業的繁榮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章、圖片:昆明市牛街莊滇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