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好方向,籌劃工作,保證展演順利進行,7月30日至31日,云南省第九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編導會在昆明召開。省文化廳、省民宗委相關領導,各州(市)文化局分管領導、社文科或遺產科負責人、參演節目編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部分專家共100余人參加會議。
編導會現場
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馬開能副主任動員講話中指出,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舉辦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的重要意義;強調在編創節目過程中要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做到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堅持做到傳統與適度創新相結合,堅持做到精品意識與群眾需求相結合;要抓住機遇,促進民族文化發展。
省民宗委副主任馬開能講話
省文化廳副巡視員郭偉出席會議
省文化廳非遺處副處長董艷玲主持集體討論
省非遺中心主任尹家玉組織編導代表交流
會議組織專家與編導觀看《開益》、《阿尺目刮》、《尼迷庫》等往屆歌舞樂展演金獎作品節目錄像。大理市文化館編導何林涓、怒江州文化館副館長馬金華、原玉溪市文化館館長李安民、保山市文化館副館長段龍山、石林縣文化館館長黃樹興、迪慶州非遺中心編導茍克美、耿馬縣文化館編導王峰現場講述作品整理過程和藝術加工心得。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專家殷海濤、吳學源、劉太平結合節目編排和編導介紹,對各位編導做了客觀中肯的點評,為編導們指點迷津。
觀看歷屆獲獎節目
集體討論
州市代表發言
編導代表發言
專家點評
與會專家就展演作品加工創作方向、參演隊伍組織、時間地點安排,評獎辦法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省非遺產專家委員會成員吳思明總結歸納了歌舞樂金獎節目的共性特征,并就歌舞樂展演如何繼續發展提出了十余條意見和建議。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自莊指出,要堅持向民間學習,拜傳承人為師,從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要堅持在尊重原創基礎上藝術創新。其余專家暢所欲言,從各自專業角度為歌舞樂展演建言獻策。各州市文化局領導就第九屆歌舞樂展演籌備情況作了匯報發言。
參會人員認真學習會議材料
受省文化廳楊德聰副廳長的委托,副巡視員郭偉做會議總結講話,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他指出,歌舞樂展演創辦至今,已經成為我省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品牌。歌舞樂展演是促進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增進全省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大盛會。第九屆展演要在總結既往經驗的基礎上,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和視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宗旨,探索發展,不斷提高歌舞樂展演水平。強調要認真領會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的創作導向。歌舞樂展演的編創源泉是流傳在各民族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展演活動的主要演員是廣大基層群眾,歌舞樂展演節目的創作要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律,要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要求各州、市要高度重視,落實好各項任務,特別是要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基層,拜各民族群眾為師,搜集、整理民族民間的音樂舞蹈素材,編排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音樂舞蹈作品;各位編導要扎根民族民間沃土,依靠基層群眾,編創優秀作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負重托,精心組織,完成好全省第九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各項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