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工坊”是長江源公益基金的一個公益項目,該項目成立于2015年中旬,項目計劃1-3年內,在全國非遺文化旅游鄉村建立10個“非遺工坊”基地,2015年10月4日,廣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進行了隆重的《非遺工坊》基地揭牌活動。廣南縣有幸成為10個全國“非遺工坊”基地之一,也是首個成立掛牌的項目基地。
參加本次揭牌活動的人員有“長江商學院23期2班廣南非遺公益投資考察長江商學院23期2班班主任張秀紅女士及同學,他們是:北京美景天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華女士、上海鼎天時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柴方軍先生、上海申遠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兆平先生、西藏大學鮑棟教授、中央民族樂團趙娜女士、匯豐銀行上海分行總經理林岳女士、樂富支付有限公司總經理汪紅梅女士等。參加儀式的還有廣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農勝成同志、縣副縣長婁愛華同志,以及縣政府辦、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廣電體育局、縣經濟商務局的領導、縣文廣體局相關人員等。揭牌活動由廣南縣副縣長婁愛華同志主持,活動共有五項議程,首先,由中共廣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農勝成同志講話;其次,由長江源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北京美景天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華女士講話;第三,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農勝成同志、長江商學院23期2班班主任張秀紅女士共同為“非遺工坊”基地揭牌;第四,上海鼎天時尚科技股份有限司柴方軍總經理與廣南南秀社區刺繡協會進行‘非遺文化長期戰略合作’簽約;最后,進行集體簽名活動并集體合影留念;
“非遺工坊”基地主要是以現代藝術輸入方式,使非遺傳統文化魅力與現代社會需求接軌。以藝術為核心,利用基金會成員商業資源優勢,通過藝術塑造、商業再造血,使非遺文化煥發生機,展現非遺文化的獨特藝術魅力,讓非遺文化以自主造血,良性發展,從而達到保護、傳承、發展非遺文化的目的。項目主要形式是借助高端藝術工作室或企業,從企業自身商業產品優勢出發,通過傳統非遺項目工藝產品,企業專業設計,與當地技藝人或者技藝協會等制作訂制產品,形成獨特高端定制的手工制品向社會推廣銷售,最終使非遺項目得到長期有效的發展。在已入選國家級、省級、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廣南縣非遺項目面臨著如何發展的現實危機,技藝類生產性非遺項目更是面臨著瀕臨失傳的嚴重危機。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工業化、城市化步伐的推進,危機越發嚴重,技藝類生產性非遺項目是以人為本的活的遺產,只有注重技能、技術、知識、文化內涵的承傳,通過創新性的產業化引導和強有力的平臺,才能脫離如何發展的嚴重危機,而“非遺工坊”基地的建立,正符合了生產性非遺項目的發展條件,為廣南非遺保護工作鋪平了一條嶄新的發展之路。

非遺工坊揭牌活動中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農勝成同志作重要講話
長江源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吳華女士發言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農勝成同志與長江商學院23期2班班主任張秀紅女士為“非遺工坊”基地揭牌
上海鼎天時尚科技股份有限司柴方軍總經理與廣南南秀社區刺繡協會進行‘非遺文化長期戰略合作’簽約

非遺工坊基地啟動儀式合影
文章:蒙季秋(廣南縣文化廣播體育局)
圖片:吳 靜(廣南縣文化廣播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