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晚,云南省第九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在蒙自市紅河大劇院落下帷幕。
從23日開始,本屆展演共有來自全省16個州(市)、滇中產業新區和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云南民族村”的7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舞樂節目,1000多名傳承人、民間藝人(含部分基層文化館、文化站工作人員)參加,是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展演。本屆展演納入云南省群眾文化藝術方面的政府獎項“彩云獎”范疇,設立“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彩云獎”,按聲樂類、器樂類、舞蹈類等獎項分別進行評獎。
經過集中展示和激烈角逐,由“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相關委員組成的評獎委員會,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比賽監審組的監督下,采取評委打分與評議相結合的方式,從思想性、藝術性、傳承性三個層面對參演節目做出綜合評價。最終,組委會評出“彩云獎”金獎14個、銀獎18個、銅獎27個,優秀獎14個 。另外,還有10支代表隊榮獲傳承獎,9支代表隊榮獲組織獎。
金獎獲獎節目代表與領導合影
銀獎獲獎節目代表與領導合影
銅獎獲獎節目代表與領導合影
優秀獎獲獎節目代表與領導合影
傳承獎獲獎節目代表與領導合影
組織獎獲獎單位代表與領導合影
當天晚上八點,全省第九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紅河大劇院舉行。展演組委會副主任、省文化廳副廳長楊德聰主持閉幕式。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蒙東平致閉幕詞。她說,各民族兄弟姐妹歡聚紅河,在團結、友好、和諧的氛圍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充分展示了全省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時代精神風貌;展演是一次薈萃民族文化精華,是一次服務大眾的群眾共享盛會,是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盛會,激發了各族群眾文化藝術的創造活力。希望以展演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不斷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進一步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力度,繁榮發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而努力奮斗。
紅河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竹芬、紅河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譚萍、紅河州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宏、紅河學院副院長戴志福等領導出席晚會并為獲獎代表隊頒發了獲獎證書。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尹家玉代表組委會宣讀展演獲獎節目名單。
頒獎儀式后,大家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從參加展演代表隊中精心挑選19個節目組成的——《留住記憶 薪火相傳》閉幕式晚會文藝演出。
文:趙桃(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王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責任編輯:李艾玲(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